汉字部件:
首尾分解:氵攵(shuiwen)
汉字笔顺:
汉字读写:点、点、提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撇、撇、捺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撇、横
澂字UNICODE编码:U+6F82
澂字二进制: 0110111110000010
澂字十进制: 28546
澂字HEX编码:E6BE82
澂字UTF-8编码: E6 BE 82
澂 chéng(ㄔㄥˊ)
(一)、同“澄”。
澂【 巳集上 】【 水部 】康熙筆画: 16画 部外筆画: 12画
《唐韻》直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持陵切,𠀤音懲。《揚子·方言》淸也。《後漢·儒林贊》千載不作,淵源誰澂。
又澂江,郡名。《廣輿記》雲南澂江府,古滇國地。《集韻》或作瀓,亦作澄。
⊙ 客家话:[海陆丰腔] zhin1 chin2 [客英字典] chin2 [台湾四县腔] tsiin1 tsiin2
⊙ 粤语:cing4
⊙ 潮州话:胎英5(澄)
clear and still water
澂【 卷十一 】【 水部 】
清也。从水,徵省聲。直陵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作澄,非是。
(澂)淸也。澂之言持也。持之而後淸。方言曰。澂、淸也。澂澄古今字。禮運。澄酒在下。字作澄。鄭云。澄酒與周禮沈齊字雖異。葢同物也。周易。君子以徵忿。徵者、澂之假借字。蜀才作登。鄭云。徵猶淸也。必云猶者、正謂澂不訓淸。澂之斯淸。故王弼訓止也。从水。徵省聲。直陵切。六部。
[ 广 韵 ]:直陵切,下平16蒸,chéng,曾開三平蒸澄
[ 平水韵 ]:下平十蒸
[ 国 语 ]:chéng
[ 粤 语 ]:cing4